專題名稱: | 光體積變化描記器量測之末梢血流波形探討血管對環境 耐受程度 |
指導教師: | 蔡循恒 |
學年度: | 99 |
專題成員: | 蔡幸華 包承華 周仁貴 |
簡介: |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以光體積變化描記器 Photoplethysmography ,PPG)量測之波形,做為檢測 血管管壁之變化所誘發之腦中風或心血管疾病。在本 系統中針對人體之下嘴唇進行實驗,分別以冷水及熱 水對血管產生變化,並利用血管硬化指數(SI)及血管 彈性指數(RI)兩項參數指標進行分析,發展出一套可 應用於血管特性檢測的PPG 訊號處理系統。應用光波 在人體組織內之反射、折射與吸收等不同現象,來得 知血管內血液容積的變化情形。本文章欲藉由量測口 腔內血管容積之變化,來探討血管病變之相關參數。 研究結果顯示,熬夜後血管對環境的耐受程度較無熬 夜差,此與臨床上所證實,長期熬夜者常因心血管或 腦血管病變導致猝死可互相呼應。本研究可提供初期 血管病變徵兆之檢驗。而血管彈性指數(RI)於年輕族 群則顯示不論熬夜與否,其差異性不大,統計分析上 不具意義。 |